<dd id="l40cn"><pre id="l40cn"></pre></dd>
    <dd id="l40cn"><center id="l40cn"></center></dd>
      <dd id="l40cn"></dd>
      <th id="l40cn"></th>
    1. <button id="l40cn"></button> <li id="l40cn"><tr id="l40cn"><u id="l40cn"></u></tr></li>

        <th id="l40cn"><big id="l40cn"></big></th>

        <span id="l40cn"></span>

        <dd id="l40cn"></dd>

        歡迎訪問彬州市人民政府網站!
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市情 > 旅游 > 旅游攻略

        彬州“七月七”習俗

        時間: 2022-08-04 08:54:38
        來源: 咸陽日報
        作者: 楊明
        【字體: 打印

       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,在彬州一帶,這一天有打饃和染指甲的習俗。

        打饃。打饃就是用燒燙的石子烤熟圓干餅,俗稱石子饃。其做法簡單:在淺子鍋(一種底平而淺的鍋)里倒上滿滿的小石子,邊燒邊攪,直到把小石子燒燙。接著用鏟子從一邊開始,把石子刨個坑,把做好的一個薄而圓的面餅放進刨好的坑里,再用石子把面餅埋住。照此法挨著在淺子鍋里埋一層面餅。過幾分鐘,先把第一個埋的面餅從石子里刨出來,晾到石子外面,看看顏色黃黃的,拍拍面餅干干的。然后以埋的先后順序把面餅一個一個刨出來。這一鍋面餅就做好了。然后做第二鍋、第三鍋……直到把面餅做完為止。除過做石子饃外,特別有趣的是還做狗舌頭饃、籠籠饃等。狗舌頭饃樣子像狗的舌頭,很形象,寓意讓孩子從小要愛狗一樣的小動物?;\籠饃樣子像個農村人到地里干活挑的籠一樣,小巧玲瓏,七月七這一天,家家孩子就用一截細竹竿,兩頭綰個細繩,把籠籠饃挑在肩上了,象征孩子從小有熱愛勞動的思想和習慣。

        打成的石子饃,外表看起來坑坑洼洼,凹凸不平,但吃起來軟綿耐嚼,回味無窮。

        染指甲。染指甲主要是婦女兒童的事。好些家里的院子都種鳳仙花(俗名指甲花)。七月七前一天,大人就把指甲花摘下來,將花瓣放入適量食鹽(也可以加入適量明礬)后,放在盆子里搗爛。放置半天,到了天快黑的時候,大人就把家里的女孩子(也有男孩子)叫到跟前,取適量敷于指甲蓋,以蓋住指甲蓋為準。然后用向日葵葉子包住并纏好。這樣,給孩子和自己染完了,就上炕睡覺了。

        第二天天一亮,大人開始把自己和孩子手指頭包的葉子解開,指甲就呈現出紅艷艷的自然美,大人和孩子都沉浸在歡聲笑語里,伴著節日快樂極了。

        責任編輯: 劉靜

  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        亚洲欧洲曰本三级色
        <dd id="l40cn"><pre id="l40cn"></pre></dd>
          <dd id="l40cn"><center id="l40cn"></center></dd>
            <dd id="l40cn"></dd>
            <th id="l40cn"></th>
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l40cn"></button> <li id="l40cn"><tr id="l40cn"><u id="l40cn"></u></tr></li>

              <th id="l40cn"><big id="l40cn"></big></th>

              <span id="l40cn"></span>

              <dd id="l40cn"></dd>